很多老年人一但发现自己有听力损失,都不愿意让人知道,通常都是回避或拒绝佩戴助听器,其中的原因不乏怕给儿女造成经济负担,更主要的原因是对助听器对康复过程缺乏了解,缺乏信心。但是,我们都知道,听力损失对生活质量,社会行为以及交往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且还会降低老人的独立生活能力。
多数专业工作者依靠听力检查结果来确定老年人是否需要使用助听器,这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全面。应该从两个角度考虑问题:
-
壹、如果听力检查结果证明需要助听器,那就立即配用助听器;
-
贰、即使听力检查结果没有证明非用助听器不可(比如听力损失程度尚不很重),只要老人主观认为自己需要助听器,也一定要配用。这是因为,听觉是一种高级的、综合的、主观的感觉,再有现代的测听技术也难以展示出其全貌,而自己的主观感受则可以弥补听力学检查的不足。因此,“需要”同样是一种信号。老年人一旦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到了听觉困难,都意味着需要助听了,都应该验配助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