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力动态范围
为了衡量人的听力水平的高低,我们把刚刚能引起听感觉的声音的强度叫做听阈。以纯音测听为例,只要各个频率的听阈不低于25 dB 就认为听力正常。如果声音过大会引起人耳产生疼痛感,通常把刚刚能引起听觉器官产生痛感的声音强度称为痛阈。把各个频率的听阈和痛阈分别连接起来,两者之间的区域称听力动态f范围。听力动态范围的大小表现了人耳的听觉能力。不同频率的痛阈略有区别,一般在120 dB 左右。人的听阈可因听力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可痛阈一般不会有变化。有些听力有问题的人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听觉现象,就是小的声音听不到,但声音大到一定程度,尽管还不到痛阈,他已经不能忍受。我们将其称为听觉"重振"。有重振现象的人,听觉区域变窄,听觉质量变差。
频率和音调
频率的物理单位是赫兹( Hz )。对于人耳的心理感受来说,就是高音调或低音调,频率增加音调也随之升高。但频率加倍,即上升一个倍频程,却不会使音调加倍。
美( mel )是音调的单位。1000 mel =1000 Hz40 dB SL 。正常人在最大舒适阈时,高调美多,低调美少。若频率加倍(一个倍频程)从1000 Hz 到2000Hz,其音调变化是从参考点1000 mel 到1500 mel 。若音调从1000 mel 增加到2000 mel ,则改变后的频率不会是2000 Hz ,而是3000 Hz 。
声音的主观响度与音调、感觉级和听力损失类型有关,也与声音的持续时间有关,如果一个人有听疲劳的话(音衰试验),随着声音的持续,他会感觉声音变得越来越轻,同时,音调也在改变。正常人耳觉察不到1 mel 和2 mel 或20mel 和30 mel 之间的区别。
声音的响度包括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正常听力者很容易分清1000 Hz和1030 Hz的纯音,其变化为3%,但是在耳蜗有病变时,频率解析能力降低,辨别两个相似声音有困难,言语分辨率就会受到影响。


上一篇: 心里声学(一)强度和响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