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听损患者反馈戴上助听器总觉得自己说话有回声,像在木桶中说话一样"嗡嗡的",感觉很难受。这是怎么一回事?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助听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回声"?
我们平时说话、咀嚼的时候,会直接震动上下颌骨,引起外耳道软骨壁振动,由此会产生能量进入外耳道,在耳道正常开放时,这些能量会被泄露出去。
而当我们戴了助听器,堵塞了外耳道,这些能量就无法顺利通过外耳道扩散出去,就会有用户所说的"回声",我们称之为"堵耳效应"。普通人用手指堵住耳道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该如何缓解"堵耳效应"?
(1)降低助听器的低频增益或降低低频增益和整体增益
对于500Hz以下低频听力较好的患者,堵耳效应会比较明显。通过降低助听器的低频增益或降低低频增益和整体增益,以减少自身的放大作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应尽可能地使助听器的增益达到听力损失的补偿目标,以保证较高的言语清晰度,而不应过度降低助听器增益。
(2)开放耳验配
现有的数字声反馈技术使助听器消除声反馈的能力明显提高,这为开放耳验配创造了有利条件。采用细声管或外置受话器技术,可保证耳道开放,并在减少堵耳效应的同时抑制声反馈的发生。
(3)改变助听器通气孔尺寸
通气孔的内径增加,长度缩短,会使得低频截止频率上移,增加低频衰减程度,减轻堵耳效应。
总结:听损患者出现回声问题时,请及时找验配师分析处理。若是初戴还未适应引起的,则应听从验配师指导适应一段时间即可。
解决方法
(1)适应一段时间
(2)到验配中心让验配师协助处理
助听器使用中出现问题,应及时与验配师沟通反馈,一起寻找解决办法,不要放弃佩戴助听器。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听器,坚持佩戴、不断调试,才能让助听器发挥最佳效果。
若用户出现此类状况,主要从:硬件、软件、用户心理疏导三个方面解决。
硬件:通气孔设置问题,低频太好,通气孔不够大;
软件:低频增益过高;
心理:刚配戴助听器,觉得不舒适,引导适应。
如果您有疑问或正在经历听力损失带来的痛苦,请留言或致电010-89367814 139111747651,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听力服务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