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康复课堂 > 了解自己的听力
“听力空窗期”不只是个小毛病!
作者:艾声助听器燕山店 发布于:2025/3/22 9:26:24 浏览量:

        

大家或许对"空窗期"这个词并不陌生,但,什么是"听力空窗期"呢?

"听力空窗期"指的是在听力出现问题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导致听力损失在这段时间内持续发展、恶化的阶段。许多人在听力开始下降时,并未察觉,或者即便有所察觉,也因各种原因选择拖延,比如一些老年人,听力开始减退时,他们觉得只是小毛病,不影响生活,便听之任之。还有部分年轻人,长期处于高分贝的工作或娱乐环境中,如酒吧、 KTV 等,听力在不知不觉中受损,却没有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进行检查治疗。

 

一."听力空窗期"有什么伤害?

1)生理层面

从生理层面来看,长期的听力损失未得到纠正,会使听觉神经因缺乏足够的声音刺激而逐渐萎缩,进一步加重听力障碍,甚至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听力丧失。

人类的听觉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结构,其通过外耳、中耳和内耳的协同作用,将外界声波信号转化为神经电信号,经由听觉通路传递至大脑皮层进行高级处理。然而,当听力损失时间过长,大脑听觉皮层会发生显著的功能重组:一方面,长期缺乏声刺激输入会导致听觉皮层神经元发生退行性改变;另一方面,大脑皮层的神经可塑性机制可能使原本负责听觉处理的区域被其他感觉模态(如视觉)所侵占,从而进一步影响对声刺激的识别、处理和分析。表现就是,言语分辨率下降,即使听到了也听不懂。比如老年人如果经历长期的听力空窗期,不仅会导致听觉中枢通路的病理性重塑,而且会导致与听觉处理不直接相关的联合皮层区域发生功能改变,从而进一步导致老年人出现多维度功能衰退,比如认知功能下降、轻度认知障碍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发生或发展,最终导致这类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下降及生活质量滑坡。

2)心理层面

从心理和社交方面来说,听力不佳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人在社交场合中逐渐变得孤僻、自卑。比如,因听不清别人说话,多次误解他人意思,便会减少社交活动,长此以往,心理压力增大,还可能引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为什么会出现"听力空窗期"?

导致听力空窗期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大众对听力健康知识的匮乏是首要原因

很多人不了解听力损失的早期症状,如持续性耳鸣、小声说话等,也不知道听力损失若不及时干预会产生严重后果。

2)佩戴助听器等干预手段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有些人认为佩戴助听器会产生依赖性,越戴听力越差;还有些人觉得佩戴助听器会影响个人形象,有心理负担。此外,听力检查和治疗的费用也是部分人拖延的因素,一些人因经济原因,难以承受相关费用。

 

三.听力重建后能恢复吗?

在经历听力空窗期后,通过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等干预措施,患者能够重新获得对声音刺激的感知能力,听觉皮层中的神经元可塑性机制会被激活,逐步重建正常的神经功能连接网络。然而,对于言语识别能力较差的重建者而言,即便进行了有效的听力干预,其听皮层的功能状态与正常个体相比仍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四.如何避免"听力空窗期"?

为了避免听力空窗期,我们需要多管齐下。

1)要大力普及听力健康知识

通过社区讲座、学校课程、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让人们了解听力损失的危害、早期症状以及预防方法。

2)纠正对听力干预手段的错误认知

医疗机构和相关企业应加强宣传,让人们明白佩戴助听器是改善听力的有效方式,不会导致听力恶化,而且如今的助听器设计越来越小巧、隐蔽,不会影响美观。

 

温馨提示:听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我们应提高对听力健康的重视程度,积极预防听力损失,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坚决杜绝"听力空窗期"的出现,让我们的听力始终保持清晰,更好地聆听世界的美好。


良乡助听器是北京最专业的助听器连锁机构,房山区开设的唯一一家助听器验配中心,电话:010-89367814.主营美国斯达克、丹麦瑞声达、新加坡欧仕达等世界知名品牌。验配中心配有先进的听力检测设备…

专家团队
助听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产品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