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所称的"耵聍",俗称耳垢,它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一种灰色、橙色或淡黄色的蜡质分泌物,同时还混有灰尘和皮屑。它能够清洁和保护耳朵,使其免受细菌、灰尘、异物和微生物的侵害。
在正常情况下,耳耵耵会随着咀嚼、说话等日常活动而自行脱落并排出外耳道,因此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然而,如果耳耵聍分泌过多或者外耳道狭窄、潮湿等原因,可能会导致耳耵聍在外耳道内堆积,形成耵聍栓塞,引发耳痛、听力下降、耳道闭塞感等症状。过多的耳垢堆积,阻塞外耳道。也有许多方法可以将其清除。具体应该怎么做,有什么注意事项,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一)正确做法
1.耳垢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它没有阻塞耳道或影响到听力,可以不用多加处理。
2.了解耳垢堆积堵塞的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朵感觉闷堵不适、耳鸣,以及引发助听器表现的变化(如声音失真等)。
3.其他疾病也可能表现出类似耳垢堆积的症状,比如耳部感染。如果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堵塞感或疼痛,须先到医院咨询医生,排除耳部感染等问题。
4.如果平时真要自己动手的话,淋浴后,用毛巾或纸巾轻轻擦拭外耳就可以了。
5.耳垢的增多可能会堵塞助听器的麦克风和受话器,进而影响音质和性能,建议定时对助听器进行清洁和保养。
(二)注意事项
1.不要过度清洁耳垢。过度清洁可能会导致耳道发炎或感染,甚至可能导致耳垢积累。
2.尽量不要用牙签、火柴棒、挖耳勺等小工具清洁耳朵,用力不当可能会掏破耳道内皮肤,引起外耳道的炎症。而且小工具一般都不能做到消毒,感染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如果共用掏耳工具,还可能会传染。
3.如果一定要掏耳,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导致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甚至并发中耳炎。
4.方式方法要得当。方法不当,可能将耳屎推到耳道深处,形成取貯栓塞,导致听力减退,压迫鼓膜引起耳鸣等。
5.远离耳烛疗法。研究表明,耳烛不会去除任何耳垢。耳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和浓烟进入耳道会造成耳道和耳膜的损伤。
总之,对待耳垢,还是要管住手,避免不必要的干预。让耳道保持其自然的清洁和保护机制,是我们保护耳朵健康的重要一环。对于佩戴助听器的朋友,耵聍可能堵住助听器的出声孔,造成声音小、无声等,需要及时清理耵聍帽处的耵聍或者更换新耵聍帽,必要是可前往助听器服务中心,为您的助听器进行专业保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