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康复课堂 > 儿童听力康复
听力残疾儿童的听能训练
作者: 发布于:2013/6/15 8:05:50 浏览量:
 
听力语言训练是听力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干预的主要内容,也是聋教育领域最见效益或最有说服力的内容。而且,听力残疾儿童听能和言语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地与听力正常人进行正常的交流。
       我们主要就听力残疾儿童的听能训练从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两方面进行大略的介绍。
       严格讲来,听力残疾儿童的听力损失情况确定后,我们训练的仅是听力残疾儿童听的能力,即听能,而非听力。或者说经过训练提高的是听力残疾儿童的听能而非听力。平时所讲的听力训练实际上是听能训练。因此,说通过训练提高了听力残疾儿童的听力甚至说听力提高了多少分贝是不确节甚至是错误的。对于这一点,听力残疾儿童家长和语训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认识。
一、听能训练的意义
       顾名思义,所谓听能训练就是听的能力的训练,或者是对听力残疾儿童进行听到声音和听懂声音的能力训练,它主要包括声音的培建和重建两个方面。
       按照听力残疾儿童是否有听觉经验可以将聋分作两种情况,即没有听觉经验的聋和有一定听觉经验的聋。对于没有听觉经验的聋用来讲,听能训练主要就是声音培建的问题,也就是从头建立听力残疾儿童的声音经验;对于有一定听觉经验的聋,例如2岁时因药物中毒引起的聋,听能训练主要是声音重建问题。培建也好,重建也好,其实质都是要将声音(信号)内化到听力残疾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去。从条件反射的角度讲,都是建立发声体(声源)和声音的条件联系。当然,这种建立要依赖多种条件,其中重要的是听力残疾儿童听力情况。但除此之外,有条件联系形成的过程中有一些规律是可以寻到的。例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所透出的规律。食物(如肉松)作为无条件刺激物不用强化就能引起一种行为即分泌唾液的行为,这是一种先天的条件反射,是不学就能的;铃声作为条件刺激物单独呈现给实验狗是无法引起狗分泌唾液的行为的。这是学习前的状态。但是如果将食物和铃声配对,或者每次呈现铃声给实验狗时都呈现食物予以强化或以食物作为强化物,那么,经过若干次(一般18次以上)之后,单独呈现铃声给实验狗,铃声也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行为。这时我们就说一个新的反射弧形成了,或者说一种学习就完成了。这实际上是一种信号学习,这一过程可用下述方式表示出来。
  这一条件反射过程依赖于下列因素:1.强化物——食物;2.强化的次数;3.必须把条件刺激(铃声)和强化物配对。
       巴甫洛夫继续进行的实验显示:条件形成之后,如果长时间持续不予强化,那么条件联系就会消失,这便是消退现象;同时,条件联系形成之初和形成后,有泛化和分化现象出现。
       人比之动物其智力已是天壤之别,学习能力是动物远远不能比拟的。但是,我们把上述实验的结果用于听能训练并不是犯机械主义的错误。听能训练实际上就是建立声音和发声体的条件联系,以使听力残疾儿童听到声音就能知道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或者知道是什么声音、或者听懂是什么声音。那么,根据巴甫洛夫的实验,这一条件联系的建立依赖于下列诸因素:
       1.声音和发声体是否配对呈现在听力残疾儿童面前。这种配对可是以是同时的,也可以是(在短时间内)继时的,有声再有物或有物再有声。声音的感知毫无疑问要靠听觉系统;而发声体的感知相对来讲要靠视觉,或者说大多数发声体都是有形物或者能够把发声体“有形化”——如通过图画把风有形化。这就是说,听能的建立,尤其是自然界的声音的内化,要依赖于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联合作用、或者匹配才能完成。这就显示出,在听能训练中教具尤其是有形的发声体的教具是非常重要的。
       2.声音和发声体的匹配次数。人比之动物其聪明程度故然无法比拟,但是智力常态的听力残疾儿童(弱智听力残疾儿童更是如此)因听力损失之故,仍需要若干次的匹配才能建立声音和发声体的条件联系。这就显示出听能训练中匹配次数的重要性。
       3.听力残疾儿童是否有相应的残存听力。残存听力的存在是建立听信号条件联系的必要条件上。如无一点残存听力,听能训练是无效的(但可训练视能,下文将要说到)。所幸的是,大多数听力残疾儿童都有残存听力,并且,由于助听设备的使用能较好地发挥这些残存听力,即使只有听岛的听力残疾儿童亦能建立相应频率的听能。
       4.听力残疾儿童是否有相应的听觉经验。这种听觉经验是指听力尚未损失时的经验。听力损失后通过增益途径也能获得相应的经验,这种经验的有无对上述条件联系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有听觉经验的听力残疾儿童极易唤醒相应的经验,从而能较顺利地建立起相应的条件反射。
       5.听力残疾儿童对声音的分化能力。这依赖于听力残疾儿童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等一系列因素。例如,若听力残疾儿童的高频区完全失听,那么,高频的声音信号系统对于听力残疾儿童来讲完全是没有意义的,即使使用助听器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助听器只能对声音起来增益(放大)作用,而无法将听力残疾儿童失听的高频区的性质改变过来。这时,其条件联系的分给能力是差的。再如,汉语的语言频率按统计结果在500-2000赫兹,并且语音多是混频信号,正常听力者能感知到其全部,可是听力残疾儿童(往往听力损失在高音区)因只感受到低音区就出现了听到了声音而不懂声音的现象,导致条件联系的分化能力差。再如,讲多听力残疾儿童存在重振现象,即对听力残疾儿童来说有些患者对同一声音强度变化所引起的主观感受的变化幅度大于听力正常者,同时,他们感受到的多是畸变的声音,因此,相对于正常听力者来讲,此时,其条件联系的分化能力差,但是否仍旧可以通过视觉途径建立相应的正常的条件联系呢?
       上述因素之外,条件联系形成的快慢与否实际上还与主体的动机状况、训练者的方法等因素有关,如果我们不去考虑这些因素而重新再来分析这些条件联系时,或者我们要求听力残疾儿童形成有关声音→发声体的条件联系实际上是作了下述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听到有关的声音,二是听懂有关的声音。听到是指声音信号进入到大脑皮层,引起听觉;听懂是知道这是什么声音或其内涵是什么。这是听能训练的主要任务。
       显然,听能训练对听力残疾儿童的意义是巨大的。首先,它是一种听觉唤醒训练。使沉睡的听细胞重新苏醒过来,从而为听力残疾儿童听懂久界的声音创造条件。
       其次,它包含听话训练。听话能力的形成将为听力残疾儿童进入正常的交往轨道铺平道路,从而为他们正常地介入听力正常者的交往创造条件。
       第三,进一步为说话训练创造心理条件。能听到声音的欢乐所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为其进一步的说话训练提供了动力。

良乡助听器是北京最专业的助听器连锁机构,房山区开设的唯一一家助听器验配中心,电话:010-89367814.主营美国斯达克、丹麦瑞声达、新加坡欧仕达等世界知名品牌。验配中心配有先进的听力检测设备…

专家团队
助听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产品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